事件一: 为了教训儿子,严厉的父亲失手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打死…… 小陶是家里三代单传的男孩,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去年10月,小陶未写作业并对父亲撒谎,父亲盛怒之下连续殴打自己的儿子长达3个小时,导致孩子死亡……事后,这名父亲追悔莫及。 事件二: 王府井劫车撞人,导致3死6伤的狂徒艾绪强在北京市二中院受审时说,他撞人就是因为仇富。“因为我要报复社会,报复富人。我觉得现在10个城里人有9个都是黑心的。”最后,艾绪强被判死刑。 纵观以上两个事件,不管小陶父亲殴打小陶致死,还是艾绪强劫车撞人,他们都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这两个悲剧的酿造者都在事件发生的时候出现了情绪和行为的失控。 从心理学角度来探讨,为什么人会出现行为失控呢?这有很多原因: 1、过度关注。 临床心理学研究发现,行为失控冲动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强迫症,叫“过度关注症”。当人过度担心自己情绪失控会铸成大错时,便容易行为失控。过度关注与担心不仅是一种压力,而且是一种不良的心理暗示,它会让我们的注意力指向我们担心与恐惧的地方。 2、沟通不良。 一些心理专家认为,人们的愤怒情绪大多数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很多时候,愤怒会掩盖一些感觉。有时候并非环境本身使你生气,而是因为你和环境缺乏沟通,对环境缺乏了解,从而采取了一种愤怒的反应。 3、自我保护 使你愤怒的最大原因,也许是你感觉到有什么威胁着你,对你无礼,或是忽视了你的存在以及伤害到你的自尊。你的生气,是一种保护性的情绪。在气愤当中人容易变得更强壮、野蛮、更有破坏力。失控的愤怒可以使一个胆小鬼鼓起勇气与老虎搏斗。 还有一些心理学研究者提出,当人们心存不满时,如果他认为表现出愤怒才能让自己感受到掌握情境、有控制感的话,他必定会将冲突外化。 4、仇恨与偏见 偏见比仇恨更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偏见是由于一种封闭心境造成的。这种类型的人,会希望借着攻击他人,来理平混乱的思绪。而上述例子中的艾绪强就是因为偏见导致仇恨而劫车撞人的。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养成剖析愤怒的习惯。在生活中,每当你发脾气或在愤怒的情绪中工作时,你应该分析所有使你愤怒的原因,然后避免使自己暴露于那些痛苦中。通常,愤怒是由于你将不合理的要求施加于某些情况。比如,你认为生活应该是公平的,你有资格得到公平的结果,比如艾绪强认为他的不幸都是社会对他不公平造成的。 用轻度“恼怒”来替代“愤怒”和“暴怒”。当然,心中有“气”就应该适当宣泄出来,才能重获内心平衡。所谓“发泄自己的愤怒是健康的”,其实是谬论,要尽量用烦恼和相对轻度的恼怒来代替愤怒和暴怒。 让“愤怒”在运动中消失。临床心理学家发现,运动是有效解决愤怒的方法,尤其是多参加户外活动,主动做一些消耗体力的运动,如登山、游泳、武术或拳击等,使不快得以宣泄。 离开是非之地。生活中遇到能引起人发怒的刺激时,应力求避开,眼不见,心不烦。这是自我保护性的制怒方法。当自己要愤怒的时候,应尽量不跟着自己的情绪走,当然也不跟着对方的情绪走,最好是暂时离开,让自己冷静冷静,冷静后往往对冲突会有新的看法。 精神心理科热文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医网精神心理科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