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医网 > 疾病频道 > 精神分裂 > 正文

抗精神病药物新秀

9月22日 14:36 来源:家庭用药

  人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精神分裂症存在着不正确的看法,限于科学以及文化观念的限制,人们总是把它视作妖惑作祟,因此患者常常备受歧视和遭受精神、肉体的双重痛苦。历史资料显示,在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一段岁月里,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被当作魔鬼附体在人间的显示,因此得了这种病不是被烧死就是被碎石砸死,或者是终身被绳索捆绑起来,关在终日不见阳光的屋子里。直到19世纪中叶的时候,精神分裂症才开始被认为是一种病,并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

  欧洲的一些精神病学家,将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成不同的疾病,如发病时肌肉紧张的称之为“紧张症”,而将由于外界因素引发的称之为“早发性痴呆”,有的医生则根据发病者的年龄进行划分,如青年人发病称之为“青春痴呆”,老年发病称之为“老年痴呆”这种缺乏科学依据的称呼,一直延续到1896年。当时德国一个叫克雷丕林的医生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这么多不同的表现和称呼,其实是一种疾病。于是,他把这个病统一冠以“早发性痴呆”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1911年。那年,瑞士精神病学家布鲁勒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第一次指出情感、联想和意识障碍是本病的原发症状,而中心问题是人格的分裂,故提出了“精神分裂”的概念,并建议将这组疾病命名为“精神分裂症”。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才广泛地被同道所接受,并延续至今。

  精神分裂症的命名问题是解决了,然而在治疗这个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上,却进展不大。直到1933年由H.Steck创立胰岛素休克治疗,这时才可以说现代精神病的治疗学得以确立。1938年Cerletti和Bini发明了电休克治疗,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了又一个武器。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直到1949年,一个叫Laborit的法国外科医生偶然发现在化学上称之为酚噻嗪的药物可以减轻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1951年,另外一位叫Charpentier的科学家人工合成了这种物质,这就是现在人所共知的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

  氯丙嗪的问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开创了治疗精神疾病药物的新纪元。因为据文献资料记载,在氯丙嗪之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对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特征性症状(如联想障碍、内向性思维、幻觉、妄想)有效的药物。我国临床上使用氯丙嗪大概开始于1953年。随着氯丙嗪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状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很多久治不愈的患者在氯丙嗪的帮助下恢复了理智,回归了社会。以后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其他相关学科的飞速进展,又有一些抗精神病药物相继问世,如氟哌啶醇、奋乃静、泰尔登、三氟拉嗪等,这些药物被认为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又称之为“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随着这些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的问世,一种精神分裂症病因学说理论也渐渐形成。许多专家认为,精神分裂症之所以发病,与患者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受体过度活跃有密切关系,而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就是对这些受体起拮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以氯丙嗪为代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问世,同时也为精神分裂症治疗学三足鼎立格局(胰岛素休克治疗、电休克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尽管时间老人已走过50个春秋,但是,就精神分裂症治疗手段而言,目前较为一致的认识是三种治疗各有千秋,相得益彰。

  然而,就在人们以为找到了精神分裂症确切病因,并憧憬着精神分裂症这个世纪顽症即将被攻破的时候,临床上不断发生的一些现象使人们又一次陷入了迷茫。服用药物后有的患者出现了过度镇静、迟发性运动障碍、肝功能损害、体位性低血压、静坐不能、心脏传导异常、患者认知损害依旧、内分泌紊乱等副作用。有的患者尽管思维恢复正常,但是其社会、学习、工作、生活等一些非常重要的功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完全恢复,以至患者的生活质量无从保障。于是在很多精神病院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群群呆滞的病人无目的地在病房里来回走动,有的面无表情地呆坐着。就是已经回到社会的病人,因为不堪忍受药物的副作用而自动停药,以致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同时临床也发现,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这一类药物不敏感。由此可见,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并非像想象得那么简单,也不是过去单纯认为的精神分裂症仅仅是多巴胺受体亢进所致。于是,临床实践要求医学工作者继续寻找新的药物来解决面临的困惑。


常见疾病问题

就医导诊

找最好的医院
找附近的医院
查疾病 - 查症状 - 查药品 - 检查查询 - 妇科 - 男科 - 皮肤病 - 性病 - 眼病 - 口腔病 - 耳鼻喉疾病 - 肾病 - 传染病 - 精神心理病 -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