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医网 > 疾病频道 > 神经衰弱 > 正文

“音乐疗法”治失眠案例与治疗过程

3月13日 11:15 来源:医网综合

  如何使用音乐疗法治疗失眠

  音乐是一种社会性的非语言交流的艺术形式,音乐活动(包括歌唱、乐器演奏、创作等)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社会信息和社会交往方面的不足,会严重地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而患有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儿童孤独症、和包括老年痴呆症在内的各种老年疾病的病人,以及长期住院的各种慢性病患者,都在不同程度存在着人际交往功能的障碍或不足。

  音乐治疗师通过组织各种音乐活动,如合唱、乐器合奏、舞蹈、等等, 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让他们逐渐地恢复和保持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病人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和提高他们的人际能力、语言能力、正确的社会行为、行为的自我克制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评价。另外,音乐活动为病人提供了一个通过音乐和语言交流来表达、宣泄内心情感的机会。病人在相互的情感交流中相互支持、理解和同情,使病人的各种心理和情感的困扰和痛苦得到缓解。病人在音乐活动中获得了自我表现和成功感的机会,从增加了自信心和自我评价,促进了心理健康。

  音乐治疗的过程一般包括四个主要步骤:

  (1)确定病人的问题所在(评估)

  (2)制订治疗目标

  (3)根据治疗目标制订与病人的生理、智力、音乐能力相适应的音乐活动计划

  (4)音乐活动的实施并评价病人的反应。各种不同的音乐活动可以帮助病人发展其听觉、视觉、运动、语言交流、社会、认知以及自救能力和技巧。同时音乐还可以帮助病人学习正确地表达自我情感的能力。

  凌晨乐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解除病人的病痛。清代医学家吴尚先曾说:“七情之病,看花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也”。的确,音乐是贴“良药”,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可以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对失眠或患有其它睡眠障碍的人来讲,常听一些舒缓的民乐,轻音乐等。可以使其情绪平稳、放松、安静。经过一段时间的音乐调节后,病人的由疾病造成的精神压力会逐渐减轻,精神状态也会日趋好转,可以不同程度地解除患者的焦躁不安与忧郁心理,从而使人们的睡眠得到改善,尤其那些文艺休养的人,在倾听当中一切忧愁全部遗忘,不仅陶冶了情操,焕发了精神,而且疾病亦随之好转。可见,音乐也是改善睡眠的一贴良药。

  (一) 音乐的选取:

  明代医学家张仲景曾经说过:“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音乐助眠的机制是以“治本”为出发点的,从根本上建立正确的睡眠秩序,所以效果颇佳,选择什么样的乐曲对失眠者最好?由于失眠患者多数是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大脑皮层常处于紧张状态,兴奋与抑制的功能失调,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衰弱。所以,强烈烈节奏的乐曲,对大脑的兴奋刺激较强,会使听者烦躁辗转,起不到催眠的作用,如果选用患者喜爱或熟悉的歌曲,有可能使人情不自禁地唱起来,因此也不足取。

  自然音乐

  大自然的声音,如山泉、溪流的叮吟之声,清晨森林里群鸟的啼鸣,秋风和春雨,都能造成一种宁静、旷远、清新、安全的感觉,使大脑皮层由兴奋渐入抑制状态,而达到催眠的效果。

  “音乐是建构的现实”(Gaston语),“是一个存在于时间中的现实现象,并要求个体的自始至终的参与”(Sears语)。音乐的一些特定的本质特点会要求,引起,促使和影响人的行为。例如,音乐中的次序和结构,特别是节奏因素会帮助一个人组织自己对外在世界的感知。一些儿童甚至很多成人的内部世界常常是迷惑混乱的,音乐有序的的结构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益的的体验,可以帮助他们从混乱中解放出来

  选用五行调式中的羽调式、宫调式音乐,安神助眠作用也明显。尤其是由于根据调式要求重新编配的旋律。患者多不熟悉,所以效果还会更好些。

  如:莫扎特《催眠曲》《仲夏夜之梦》《二泉映月》《平湖秋月》《汉宫秋月》 《渔舟唱晚》《春江花月夜》《摇兰曲》《姑苏行》等

  乐疗方式:

  音乐治疗选择睡前进行,一般20~30分钟,或更长一些40~60分钟,音量不超过60dB。保持室内环境安静,造成睡眠的气氛,在乐疗前,至少半小时内,不宜作过剧烈的运动。催眠音乐的应用中,如果加上患者的信赖和配合,效果会很好。

[责任编辑:欧志龙]

常见疾病问题

就医导诊

找最好的医院
找附近的医院
查疾病 - 查症状 - 查药品 - 检查查询 - 妇科 - 男科 - 皮肤病 - 性病 - 眼病 - 口腔病 - 耳鼻喉疾病 - 肾病 - 传染病 - 精神心理病 - 肿瘤